自由式滑雪世锦赛落幕,中国小将斩获双冠创历史
北京时间3月15日,2025年自由式滑雪世界锦标赛在瑞士阿尔卑斯山雪场落下帷幕,在为期一周的意昂体育官网激烈角逐中,中国自由式滑雪队表现惊艳,19岁小将李子明在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和U型场地项目中双双夺冠,成为首位在同一届世锦赛上包揽两金的中国选手,这一突破性成绩不仅刷新了中国自由式滑雪的历史,也为备战2026年米兰冬奥会注入强心剂。
黑马崛起:李子明创造“双金奇迹”
决赛日当天,阿尔卑斯山区突降大雪,能见度降低给选手们带来额外挑战,首次参加世锦赛的李子明展现出超乎年龄的沉稳,在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中,他凭借反脚1440度转体接反向抓板的高难度动作组合,以96.80分力压卫冕冠军、加拿大名将马克·斯通,随后转战U型场地,他更以连续三个不同方向的1080度转体衔接倒滑落地,获得裁判组给出的98.20分赛季最高分。
“赛前我只想进入前六名,”赛后李子明难掩激动,“最后一跳前听到教练喊‘做你自己’,我就放下了所有压力。”这位来自吉林的选手自12岁接触滑雪,2022年入选国家队后进步神速,本赛季世界杯分站赛已收获三枚奖牌。
团队突破:中国自由式滑雪多点开花
除李子明的亮眼表现外,中国队在其余项目也实现历史性突破,女子空中技巧项目中,23岁的张雨晴以向后翻腾三周接转体720度的动作摘银,仅落后美国选手凯特琳·威尔逊0.5分,而在混合团体雪上技巧赛中,由老将陈昊领衔的队伍首次闯入决赛并获得第四名。
“我们用了十年时间从‘陪跑者’变成‘竞争者’,”中国队主教练王岩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据他介绍,队伍近年来通过“跨界选材”吸纳体操、蹦床运动员,并引进法国、瑞士教练团队,在动作编排和雪感训练上取得关键突破,本届世锦赛中国共获2金1银2铜,奖牌数位列所有参赛队伍第三,仅次于传统强队美国和加拿大。
赛事观察:新规则推动技术革新
本届世锦赛首次执行国际雪联新修订的评分标准,动作难度系数权重从30%提升至40%,这一变化促使各队调整战术——决赛中超过六成选手尝试了此前仅在训练中完成的高风险动作,日本选手佐藤健太在尝试反脚1620度转体时失误受伤,引发关于安全边际的讨论,国际雪联技术委员会回应称,将评估防护装备标准并考虑在下赛季增设“动作风险系数”平衡分。
赛场外,环保议题成为焦点,组委会首次启用可降解赛道标识和太阳能计时系统,瑞士当地环保组织却抗议称赛事导致保护区雪线上升,对此,国际雪联承诺将在2026赛季前制定“碳中和赛事认证体系”。
展望未来:米兰周期备战启幕
随着世锦赛收官,各队正式进入米兰冬奥会冲刺阶段,中国自由式滑雪队将于下周返回河北崇礼训练基地,重点攻克雪上技巧项目的起跳稳定性问题,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颖透露,4月起将启动“海外练兵计划”,选派青年选手赴挪威参加为期三个月的极限地形特训。
“李子明的金牌不是意昂体育入口终点,而是意昂体育新起点。”李颖特别提到,目前中国已有超过200名青少年注册参与自由式滑雪专业训练,较2018年增长近五倍,随着成都、哈尔滨等地新建的四季滑雪馆投入使用,项目普及度有望进一步提升。
这场阿尔卑斯山巅的冰雪盛宴,既见证了中国新生代的崛起,也预示着自由式滑雪运动即将迎来更激烈的全球化竞争,当被问及未来目标时,李子明的回答简洁有力:“我想让全世界知道,中国选手不仅能完成高难度动作,还能重新定义这项运动的可能性。”